
法國查爾士殿下訪談 IV ——
走過、路過,大家都錯過的法國國寶「攝政王鑽石」
查爾士殿下是位旅居巴黎的藝術神秘客。
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他,2016年創立了「法國查爾士殿下」臉書粉絲團,以法國為中心並結合時事,介紹各類藝術作品,分享世界各地的藝術軼事與文化新聞,並擁有廣大粉絲。
Previous:法國查爾士殿下訪談 III、法國查爾士殿下訪談 II、法國查爾士殿下訪談 I
◎走過、路過,大家都錯過——法國國寶「攝政王鑽石」
法國查爾士殿下(以下稱「殿下」):另外既然講到珠寶,我還想介紹法國很重要的一個顆鑽石,它的名字叫作 The Regent 。這顆鑽石是1698年在印度開採出來的,挖出來的時候重達410克拉。當時的印度是英國殖民地,只要超過100克拉以上的東西全都歸皇室所有,所以這顆鑽石必須要進貢給國王喬治一世。後來英國的珠寶商把它切了,分賣給歐洲的國家,法國拿到了140.5克拉。購買的那時候正逢路易十四死了,路易十五年紀還小,所以有一個攝政王,這顆鑽石就是在攝政王時期買的,當時的攝政王是奧爾良公爵菲力浦二世(Philippe II, Duke of Orléans)。The Regent 就是攝政王的意思。自從法國得到這顆鑽石之後呢,它就一直鑲在國王的王冠上,像是路易十五、路易十六的加冕,甚至拿破崙拿的權杖,這個鑽石也在上面。
主編羅士庭(以下稱「主編」):所以只要改朝換代,就從皇冠上拔下來再鑲上去?
殿下:沒錯,所以這顆鑽石非常有名,它就是皇家擁有的寶藏。
主編:現在這顆鑽石在哪裡?

攝政王鑽石,法國羅浮宮典藏。
殿下:就在羅浮宮的阿波羅廳。因為這顆鑽石的重要地位,它是永遠不會出法國的。蒙娜麗莎對法國很重要吧?但是蒙娜麗莎出過國,它去過日本,去過美國。可是這顆鑽石是永遠不會出法國的,所以它可能比蒙娜麗莎還重要。當然這樣類比不是很恰當啦,只是說這顆鑽石對法國有這麼重大的意義。
主編:它承載著法國的歷史。
殿下:所以呢,有興趣的人去羅浮宮可以繞到那邊去看那顆鑽石。有些時候我去羅浮宮就看到很多人從那顆鑽石前面經過,連看都不看一眼。我就會想,如果有人介紹的話,大家可能會對這顆鑽石更有興趣,更有感覺。這又回到我創立的部落格的初衷,你知道有這些珍寶,也許有一天來到這件藝術品前,你就會停留個兩三秒好好去思考、去體會這件作品,慢慢地對藝術品就會有感覺。對藝術品有感覺以後,你就會進而喜歡藝術。如果什麼都不知道的話,就會像很多人經過那顆鑽石前面一樣,就這樣飄走,連照片都不照。
主編:這太精彩了,我如果有機會去羅浮宮的話一定會去這顆鑽石前面看看。如果你不跟我說的話,我應該也是飄走的人之一,就會跟著人潮去擠蒙娜麗莎吧。
殿下:對,大家都去擠蒙娜麗莎。它是最有名的嘛!就像有人會說你到羅浮宮要看三件寶。
主編:戰爭女神、維納斯。
殿下:蒙娜麗莎。就這三個。看完以後他們就在裡面放空、閒逛,逛到累。其實羅浮宮裡面擁有的寶藏非常多,我當然不可能每一幅畫都寫給大家看,可是我會盡力而為。除了畫以外,羅浮宮還有雕塑品,非常多很好的珠寶,非常多很好的傢俱以及器物,全世界很少有博物館同時擁有這些東西。我之後會慢慢地來介紹,我只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文章之後能夠對藝術品更有感覺,慢慢地產生興趣。
主編:不好意思最後我想問一個比較岔題的問題,如果我喜歡的是比較現當代的藝術品,那我該去哪個美術館?
殿下:巴黎的美術館有明確的分界:十九世紀中期之前的東西可以在羅浮宮看到;十九世紀到一戰的東西在奧塞美術館;一戰到二戰的東西在巴黎現代美術館;二戰以後你會在龐畢度中心看到。所以對藝術品有興趣的話,首先要知道你喜歡什麼時代的東西,再來按圖索驥。
時間分期 | 要去哪裡看展品 |
---|---|
十九世紀中期前 | 羅浮宮 |
十九世紀中期到一戰 | 奧塞美術館 |
一戰到二戰 | 巴黎現代美術館 |
二戰後 | 龐畢度中心 |

主編:羅士庭 James Lo
曾獲聯合小說新人獎、時報文學獎小說獎、臺中文學獎、楊牧文學獎,出版有《惡俗小說》。其餘作品散見報刊雜誌。
我喜歡會發光的細節,文字和首飾都是。莎蒂·史密斯曾經將寫作形容為「那種精巧的感覺」(That crafty feeling.), 我想 Crafty 一字已足以道盡首飾與文字其妙。 工藝,精巧的工藝,從中誕生欣喜。